业界新闻
用艺术铸造时代精神和城市印记
来源:南方日报 日期:2016-06-02
5月31日,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广州雕塑院、广东美术馆承办的“铸造时代——广州雕塑院60周年作品回顾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分为铸造时代、城市印记、回归个体三大板块。除展出150多件雕塑作品外,展场还向市民展示了一批珍贵的资料照片,全方位展示广州雕塑院60年的创作历程。展览将持续至6月26日。
“广州雕塑院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同步,在每个历史时期都以不同的文化态势呈现自己独特的面貌。”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广东省美术馆协会会长、广东美协副主席罗一平表示,这些不同时期留下的众多优秀雕塑作品,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独特景观与社会文化发展和进步的重要象征”。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著名艺术评论家皮道坚表示,从某种意义来说,广州雕塑院过去60年的发展历程,就是新中国社会与艺术发展的一个缩影。由众多岭南雕塑名家共同开创的“南派雕塑”,留下了哪些经典作品?从中反映哪些鲜明的地域特色与创作经验?在数字技术日新月异、当代艺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南派雕塑”又将如何应对时代的挑战,继续铸造新的传奇?记者采访了多位雕塑家与艺术评论家,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1.对话时代
每个历史时期都留下了经典佳作
广州雕塑院60年来的风雨兼程,回顾这段不平凡的历史,需要从1956年开始说起。这一年,广州雕塑院的前身广州人民美术社雕塑组宣告成立。作为广东最早的雕塑艺术专业机构,雕塑组自成立之初,就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步入社会。
“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其独有的精神特质。广州雕塑院的成功之处,在于他们在每个历史时期,都留下了能够体现当时审美与精神的作品。”广东省美术馆协会会长、广东美协副主席罗一平表示,雕塑组成立后,就承接了大量来自国家的雕塑任务,与中国雕塑厂、北京建筑雕塑艺术工厂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艺术家们将雕塑视为人民需要的艺术,自觉地以雕塑艺术为国家、社会和时代服务。写实性的语言是当年雕塑艺术的主流,作品的视觉形式往往具有强烈的仪式感。而坐落于越秀山上的《五羊石像》,却以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独步一时。
展览现场展出了一件《五羊石像》的铜雕复制品。一位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在绘声绘色地忆述当年石像的创作过程,眼眸里仍然饱含着激情。“这件雕塑取材自神话传说:古时五位仙人骑着五羊下凡,将稻穗赐予广州,祝愿此地永无饥荒。”《五羊石像》作者之一、著名雕塑家孔繁伟介绍道。
解放初期,不少雕塑家都以法国、前苏联的优秀雕塑艺术为师,广州雕塑院的雕塑家也不例外。“然而,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仍然能看到中国古代造像艺术的影子。”《雕塑》杂志执行主编宋伟光表示,以《五羊石像》为例,作品采用了传统“线体结合”的塑像方法,意蕴深厚、静穆、大方,流露出中国艺术特有的神韵。
与此同时,雕塑家们也在广泛吸收民间艺人的经验,将各种艺术手法有效地融为一体。“这种融合中外、打通古今、糅合民间艺术的传统,一直为广州雕塑院的雕塑家所继承。”罗一平说。
新时期以来,新一代雕塑家在语言形态、媒材和观念上大胆创新,不断探寻形式与风格的突破,创作了许多既反映社会发展变革宏大叙事、又努力深入到都市生活的各个层面、深入到艺术家自身的生活体验与精神境遇空间的优秀作品。蔡文星的《王阳明》、许鸿飞的《大禹》《九天九夜》、俞畅的《铁军》,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正如本次展览的标题所言,广州雕塑家群体没有辜负使命。”广州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协雕塑委员会主任黎明认为,雕塑家们通过作品“铸造时代”的同时,时代也在“铸造”广州雕塑艺术的风格特征。广州雕塑院、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等本地艺术团体,共同以“南派雕塑”的独特魅力,为岭南在全国雕塑界赢得一席之地。
2.对话城市
让岭南人文记忆充满“质感”
城市的发展与变迁,往往能从城市雕塑里找到印记。一铜一石的背后,流露着城市的核心精神与文化气质,也满载着市民伴随城市成长的集体回忆。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邹文看来,与城市发展进程的高度契合,正是广州“南派雕塑”的显著特色之一。
“千百年来,中国历史上大部分雕塑都与农业文明相关,内容大多是刻画农村题材,抒写农耕意趣。然而,广州雕塑院从一开始就与城市发生联系。它以自身独特的视角,见证了包括广州在内的许多城市的崛起及其60年来的发展足迹。”邹文评论道。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由广州雕塑院参与创作的城市雕塑作品,散落在广州城区各处重要景点或建筑物旁:越秀山的《五羊石像》、中山纪念堂的《孙中山纪念像》、长堤的《创业者》、烈士陵园的《广州起义纪念碑》……早已成为广州地标性的雕塑景观。
其中,《五羊石像》堪称广州的城市象征。它的诞生,归功于时任广州市长朱光的远见卓识。“从设计之初,朱光就期望《五羊石像》能成为广州形象的标志,正如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一样。”罗一平说。经过半个世纪,五羊雕塑的形象早已深入民心,不少图标设计都以此为蓝本。最著名的当数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会徽:变身熊熊圣火的五羊,带着广州焕然一新的城市形象,走向世界。
广州雕塑院扎根本土,却没有将自己的视野局限于岭南。放眼大江南北,不少城市代表性的城雕作品,都出自广州雕塑院的艺术家手笔,如南京的《雨花台烈士纪念像》、柳州的《刘三姐》、三亚的《鹿回头》等。
1982年后,以全国城市雕塑规划组和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的成立为标志,中国城市雕塑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广州雕塑院顺势而上,对岭南历史文化名人进行深度挖掘。俞畅的《赵佗》、刘畅畅的《苏六朋》、林杨的《居巢》、黄奔凯的《关山月》……这些作品通过鲜活、有质感的形象,让岭南人文记忆走出教科书、走进城市空间,从而变得可亲可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雕塑的题材也越来越多地来源于日常生活和地方民俗风情。宋伟光注意到,人性化与社会关怀,正在成为“南派雕塑”语言的一大特色。如今,从上下九步行街走到沙面,一路上都可以发现别具岭南风情的情景雕塑,频频吸引市民游客合影和互动。
广州雕塑院院长许鸿飞认为,“南派雕塑”轻松、悠闲、注重情趣的特色,得益于广州市民气息浓厚的城市空间。在他看来,城市里还有不少“处女地”有待开垦:“不少居民小区还有待生活化、互动性强的雕塑作品去填充。”宋伟光则期许,通过与民众之间的互动,未来城市雕塑能对艺术教育普及发挥更充分的作用。
3.对话生活
个性化语言迎接数字化挑战
城市雕塑的平民化,意味着雕塑题材正在回归生活。近年来,“南派雕塑”在生活化题材方面的探索,取得不少突破性进展:从2013年起,许鸿飞极具草根气息的“肥女”系列雕塑,先后在北京、悉尼、墨尔本、巴黎等世界各大城市展出,征服大批中外“粉丝”,在全世界迅速卷起一股“肥旋风”。
许鸿飞曾向本报记者表示,他的作品“无非就是想让人笑”。他一直认为,幽默感最能反映生活。尽管通过静止的、立体的雕塑传达幽默感并非易事,但通过雕塑这种世界性艺术语言的运用,更有助于让当代中国人的真实生活状态,在世界上更加广为人知。
经过雕塑家的诠释与观众的互动,许鸿飞塑造的“肥女”形象触动了许多观众内心深处,也重塑着人们对待美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罗一平认为,“肥女”的形象除了展现生命的丰硕外,还有生命的灵性与动感,使“观看者能以一种更原始和更纯净的眼光审视自己和生命”。
许鸿飞为“肥女”赋予的独特内涵,也从侧面说明了“南派雕塑”不拘一格、特立独行的个性。“广州雕塑院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我们既能从中看到每位雕塑家的个性;而当他们走到一起时,又形成鲜明的集体意识。”邹文认为,这一特点,也保证了“南派雕塑”精品力作的高产出。
“如果说,大型城雕表达的是雕塑家对时代与社会的思考与感受,小型架上雕塑则传达出他们对文化的深度认知以及对雕塑语言的熟练把握。”罗一平表示,在广州雕塑院近年的创作中,架上雕塑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不少作品在全国各大美展中屡获殊荣。许鸿飞认为,随着艺术与生活的相互融合,雕塑走进家庭是大势所趋,这将为架上雕塑开拓新的前景。
展览现场还展出了唐颂武的《数字你我他》《科技时代的沉思》等部分作品,以表达雕塑家对数字时代的思考。面对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南派雕塑”能否适应时代的挑战,铸造新的传奇,同样引起不少雕塑家与艺术评论家的反思。
在展览开幕当天的研讨会上,就有行内人士直言:现场所见展品的材质整体上而言,还有待进一步的拓展;要适应时代的需求,雕塑艺术也有必要在架上雕塑与公共雕塑之外另辟蹊径,寻找新的发展模式。
对此,许鸿飞预期,未来,雕塑与装置艺术之间的界限将变得模糊:“因为雕塑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当代性,我们也正对雕塑与声光电技术的融合进行多种尝试。”
而在邹文看来,作为艺术门类之一,雕塑也应该持开放的态度进行前沿探索。“无论如何,雕塑家应当在坚持个性的同时,积极地去寻找自身与城市、公众和社会之间的关联,才能为自己找到向前拓展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