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国内艺术品拍卖行业视为风向标的香港苏富比和保利香港春拍已经收槌,5件拍品成交额过亿元。其中,在保利香港春季拍卖会“中国及亚洲现当代艺术专场”,吴冠中画作《周庄》以1.38亿港元起拍,经过十几分钟的激烈竞价,最终以2.36亿港元成交,不仅创造了吴冠中个人作品拍卖纪录,还刷新了中国现当代油画的世界拍卖纪录。在沉寂多年之后,香港艺术品拍卖市场似乎已率先回暖。
精品被市场认可
在今年4月份的保利香港春拍“太璞如琢—崔如琢精品专场”中,崔如琢的画作《飞雪伴春》以3.06亿港元成交价,创造了在世中国水墨画家的作品 成交纪录。而2016年保利香港春季拍卖会成交总额达12.6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约15%,比2015年秋拍更是上涨了38.6%。拍卖过程不乏热 点,其中“璀璨珠宝专场”,被瑞士古柏林实验室命名为“帝王玉”的缅甸天然翡翠配钻石挂坠以4649万港元的成交价,创下翡翠挂坠史上最高成交纪录。
在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张大千的画作《桃源图》,经过50分钟、100次举牌后,以2.7亿港元由上海龙美术馆拍得,刷新了张大千拍卖作品的最高价格纪录。2016年香港苏富比春拍的总成交额高达31.4亿港元,同比增长16.6%。
“天价”艺术品的出现,究竟是跟风炒作,还是物有所值?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双舟认为,今年香港春拍的艺术品之所以能拍出高价,主要原因还是因其珍贵、稀有,市场对这样的顶尖艺术品认可度非常高。
刘双舟认为,这两年艺术品市场没有出太多精品,一定程度导致成交较为低迷。“高端、顶尖的艺术品都是稀缺资源,由于无法复制,只会越来越少,因此一旦出现在市场上,就可能出现资金‘争抢’的场面。”
顶尖艺术品一直都是收藏市场的强心针。苏富比亚洲区主席黄林诗韵的也抱着同样的观点:“今年春拍成绩斐然,苏富比团队从全球各地搜罗到质精量罕的顶尖精品,充分迎合了客户的收藏品味。”
北京保利现当代艺术专家也认为,“无论市场繁荣或是低迷,从二十世纪早期油画、经典写实绘画,再到当代艺术乃至更加新兴的青年艺术,凡拥有明确美术史价值、影响及专业标志性的顶级作品始终保持着坚挺的市场表现”。
结构化行情可期
从艺术品周期来看,市场底部或许正在到来。民生证券研究院在近期发布的一份研报中指出,2011年,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艺术品市场, 全球市场份额占比超过30%,但随着经济增速放缓等诸多因素的冲击,近年来艺术品交易额明显回落。不过,目前各类金融资产收益率下滑又为艺术品投资提供了 契机。
另外,根据雅昌艺术品指数,当下艺术品投资已处于2008年来的历史性底部阶段,在流动性充裕而资产稀缺、优质艺术品供给严重不足甚至下滑的大背景下,艺术品投资具备结构化行情。
对于投资者来说,书画或许是值得关注的门类。业内有专家认为,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书画收藏仍将是收藏市场的主流。因为相比于其他门类,书 画收藏在艺术品投资领域始终牢牢占据半壁江山。刘双舟表示,近年来书画作品大约占到大陆拍卖市场60%多的市场份额,排在第二的杂项、石器大约是20%。
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廊坊画院院长张玉华认为,相比于其他门类的收藏,书画作品内容丰富、表现手法多样,雅俗共赏,而另外一些藏品,如钱币、青铜器等,更多的是历史文物价值,普通收藏者如果不了解其中的历史,可能难以产生兴趣。
“当前市场上,不少在世的中青年艺术家的书画作品都处于低位,在未来可能成为黑马。投资者在具备一些基础知识和对市场把握的情况下,可选择一些作品进行收藏。”刘双舟说。
“感觉”如何估值
“在投资、收藏过程中,艺术品如何定价一直是一个难题。”张玉华告诉《经济日报》记者,与市面上明码标价的商品不同,艺术品很难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对于一些艺术大师而言,创作的过程不是简单的遵循技法、考究笔墨,而是注重整体构思,注重思想、创意甚至情绪的表达。
张玉华认为,顶尖艺术品难得之处,正是作者想法的融入。观赏者会被带入到作者的创作意境中去,难以名状、意犹未尽。这种“感觉”如何定价?只有喜欢与否,很难说值与不值。
艺术品投资的风险主要来自估值的风险。“艺术品拍卖市场,特别是顶尖艺术品市场是小众市场,流通不频繁,只要买卖双方能够认可,就会形成一个价 格。如果对一件艺术品没有较为充分的研究,可能会买亏了。因此投资者需要具备一些相关背景知识,从而对艺术品的艺术和收藏价值作出合理的判断。”刘双舟 说。
资金的运作也会干扰市场,拉高估值。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一些机构可能会趁市场行情低迷时大量购入某一艺术家的作品。再找合适的时机,通过拍卖的方式抬高价格,形成市场心理预期,手中作品的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认为,目前国内春季拍卖的大幕刚刚拉开,仅靠几件艺术精品的成交价格来判断整体市场回暖还为时尚早。不过,对于投资者来说,在保值资产越来越少的情况下,稀缺艺术精品的保值作用正日益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