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市教委上海戏剧学院综合艺术教研基地历时一年多打磨的中小学戏剧教育示范剧目《悲惨世界》,自4月15日起相继走进上海市10余所中小学进行春季巡演。这也意味着,上海在落实国务院提出的“到2018年各级各类学校开齐开足美育课程”方面,又往前推进了一大步。
记者日前实地探访了上海光明中学、格致中学等学校,发现学生对该剧的接受度很高,很多学生因第一次观看戏剧而感到兴奋,有关老师也表示:“这种寓教于剧的模式,为学校在艺术教育方面拓宽了思路。”
“我手中是贵重的财宝,心头是沉重的铁镣,我学不好,我做不到,干脆不要,往海里抛……”4月26日,光明中学高一、高二年级近160名学生集体观看了《悲惨世界》第一、第三折选段。台上扮演冉·阿让的男主角丁辉声情并茂地演绎着台词,台下学生也根据故事情节的起伏将自己融入其中。记者看到,大多数学生一看到演员穿着那个时代的复古服饰上场就兴奋不已,剧中人物的一颦一笑更让他们情绪跌宕。这部一个半小时的四折剧目,最大的特点是“韵剧”,即全部台词均押韵,表演过程中还融入了钢琴、戏曲、音乐剧等艺术元素。
谈到创作这样一部教育示范剧的缘由,《悲惨世界》总编剧、总导演、上戏综合艺术教研基地负责人孙惠柱教授表示:“音乐、美术课程都是需要从小普及的。上海市教委在很久以前就留意到戏剧教育这个问题了,只是国内之前一直没有找到一种好的模式。现在,我们尝试把经典的文本改造成适合青少年演出的示范性教材,这才有可能普及戏剧。”
关于首选《悲惨世界》的原因,孙惠柱解释道,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到过一些中外名著,其中就有《悲惨世界》,而且此剧确实也是国内知名度、认可度最高的剧目之一。“要为中小学生做这样的剧,在题材方面应该很谨慎。《悲惨世界》里面的故事非常多,可以做成一个系列剧,而且还有孩子的角色如珂赛特,相对而言比较适合中小学生。”他说。
在有着海外留学经历的孙惠柱看来,戏剧教育示范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比如音乐,必须对着歌谱练,把基本规则学会,它是保守的。而戏剧比较特殊,很多人认为它是自由的,西方尤其反对集体模仿,认为自己编个故事就可以演了。戏剧教育正如描红一样,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教学大纲。就像唱歌,只要在原有基础上唱出或演绎出自己的味道,这种过程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创作。” 孙惠柱说。
谈到具体的教育示范过程,孙惠柱介绍:“《悲惨世界》一共四折,每折20多分钟。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希望把一个班分成四五组,每组先演相同的一个片段。示范剧好比音乐课的练习曲,我们会对相关老师先进行培训,然后再带领学生学演‘练习剧’。”他表示,该剧对中小学艺术课教学有着很强的探索意义,是一种全新的普及推广模式,“艺术教育以前没有摸索出一种被广泛认可的模式。戏剧教育到底该怎么教?这是一种新的尝试。”
在格致中学另一场巡演里,几位同学观看剧目后踊跃上台,在演员的指导下试演了一段几分钟没有台词的片段,亦是各有特色,全神投入。演出结束后,同学们纷纷上台与演员拍照、合影,表现得非常积极踊跃。这种积极性同样也出现在光明中学的学生中。高二年级的陆惠君告诉记者:“《悲惨世界》的故事以前在艺术课上通过碟片看过,不过是外语配字幕,这次看到、听到的都是用普通话演绎的,觉得很亲切。”
光明中学艺术总辅导员沈晓燕告诉记者:“我们老师看过这部教育示范剧后,都觉得师生会乐于接受。这部剧为我们学校的艺术教育开辟了新模式,它融合了话剧表演、唱歌等艺术手段,在形式上挺接地气的,等于给学生们埋下了一颗艺术启蒙的种子。当然,我们不是要培养人人当演员,只是想通过这种形式提高学生们的艺术鉴赏力。”
据了解,《悲惨世界》是上海市教委上海戏剧学院综合艺术教研基地推出的首个项目,也是戏剧进入上海中小学课程的重要一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基地今后还将开展更多的艺术教学实践活动,以期为中小学戏剧教育教学进行更好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