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书画院举办了一场“以诗征画”的活动,目的是考验画家们的综合素养。然而,活动征集到的作品大多是对古诗词中意象的简单罗列,缺乏立意的巧妙创新。专家表示,目前的美术院校国画系中鲜有开设诗词格律课程的,造成了许多国画系学生背不出几首古诗,画作只有状物写景,缺乏人文内核。专家甚至担忧,未来的国画能否长久地走下去。
自古以来,中国画和诗词脱离不了关系,唐伯虎、郑板桥、齐白石、张大千等名家在绘画和诗词上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更有“文人画”一派,他们的诗词修养加以绘画的手法,让作品的意境更畅快地表现,或奔放、或飘逸、或古朴。可见,诗词与中国画有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
如今,谈起古诗词的文学修养,恐怕不仅是国画系学子的缺失,更是全社会的缺失,而这些缺失不仅仅停留在背诵或者朗读上。人们经常可以看到电视上,一些朗诵者用饱含热情的声音诵读着故事,其情可感,但味道却差之千里。这是因为没有找到古典诗词歌赋中蕴含的意境和感觉,没有在声韵的长短高低变化中准确地把握表情的力度和姿态,可见会背古诗不一定理解古代汉语和诗词艺术。究其原因是当下人们的生活与古人的生活相差甚远,人们的交流、书写、语法、声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艺术门类的增多、信息交换的发达,也让人们对于美有了更多的追求与理解。当人们选择增多,自然产生个性化的倾斜,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传统文化艺术都面临着“没人懂、不被理解”的境遇。
有个性化的倾斜不表明所有的艺术都要迎合大众,尤其对于传统文化和艺术来说更讲究“纯粹”二字,如同中国画,既然学习中国画、研究中国画、热爱中国画,那么在绘画技法上还是要沿袭古代的传统,精通古诗词不见得可以成为一代画师,但了解传统文化、精通传统文学、体会传统意境,一定会对以中国画的方式抒发情感有所帮助。
可喜的是,在文化部门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下,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比重逐年提高,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喜爱也在与日俱增。随着国力的增强,文化认同感也越来越强,想必,离传统文化艺术重新俘获大众审美的日子不会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