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叶芳芳 实习生 孔寒
日前,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的首展——“人民的形象”主题展览展出,引起人们对贯穿在中国美术创作中“人民”这一关键词的关注。
在以“人民”为主题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同时期的形象构成了一部社会发展缩影,人的形象印刻着时代的烙印,作品本身又反映不同阶段美术的变迁。更为重要的是,“人的主题”是20世纪中国美术区别于传统美术的重要主题,特别是自20世纪初辛亥革命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以及五四运动提倡“尊重人的存在”以来,美术作品对人民形象的塑造与现实密切相关,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
习主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也强调突出了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人民与美术密切地联系起来。人民的新生活成为画家想象的丰富源泉,也成为画家提炼典型形象的载体。正是在如此积极向上的新生活里,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以第一线的生活经验和对这方热土的情感绘写现实,才产生了喜气洋洋的人民形象。刘文西的《祖孙四代》,杜国浩的《洁白的屏障》,詹建俊的《潮》,吴强年的《雷锋》,李慕白、金雪尘的《女排夺魁》,靳尚谊的《青年女歌手》,孙滋溪的《天安门前》等作品集中反映了新中国各行各业的平凡工作者,表现画家眼中的典型人物形象。
这些形象既是社会的存在,也是艺术的存在。本期我们以图文的形式与读者共享、重温这些“人民的形象”。
杜国浩 洁白的屏障 150×116cm 粉画 2004年
作品表现了非典时期在第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作者采用写实的表现手法,削弱了周围的一些景物,把观者的视线聚焦到那一个个准备出发的医务人员的脸上,使他们的眼神成为整个画面的视觉焦点,创造了一种紧张的氛围,生动地表现了在非典期间医务人员职业素质。
吴强年 雷锋 64×55cm 版画 1963年
作品较好地运用了线条、明暗、形状、肌理等来表现这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雷锋。50年前,中国掀起了一场向雷锋学习的全民热潮;50年后,雷锋精神并没有褪色,反而更加被每个人再三回顾、不断咀嚼。作者以版画的形式恰到好处地将“雷锋的精神”凝固在画中。
李慕白、金雪尘 女排夺魁 70×49cm 年画
采用柔和的色调,塑造了一个年轻有活力的女排姑娘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中华儿女的自信、自强。同时结合水彩擦笔和中国传统年画的方式,为画面营造出温馨的氛围。
孙滋溪 天安门前
155×294cm 油画
1964年
作者采用明快的色调,以对称性的构图方式,把观众的视线恰到好处地凝聚在画面中间。《天安门前》这件作品是继董希文的《开国大典》之后的又一幅杰作。左边的少数民族和右边的年轻海军正是国泰民安、各民族团结的体现。
詹建俊 潮
177×196cm 油画
1984年
作者以涌动绿潮的原野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充满信心的青年农民,使之成为整幅作品的视觉焦点,创造了一种热情、激昂的氛围。同时画中翻卷的绿浪既是吹染江边的春风,更是表现社会重新焕发生机的昂扬心志的体现。作者注重把握画面大的结构关系,抓住了人物的表情神态,显示了作者油画创作的写意式手法。
刘文西 祖孙四代 119×96.6cm 中国画 1962年
画家以粗犷有力的笔墨塑造了陕北高原上祖孙四代的形象,以巧妙的构思寓意了四代人同土地的关系。他用独特的视角和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成功地塑造了黄土高原上几代农民的形象。其身后隐约可见一台拖拉机,预示着农业的机械化,同时也暗示了陕北农民在新时期所焕发出的昂扬振奋的力量及对新生活的希望。右下角描绘了简单的瓷碗陶罐等生活用具,使画面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